387哲思之辩,心桥暗渡-《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》
第(3/3)页
慕容冷越在一次辩论间隙,对风染霜低语:“皇后,朕观此景,忽有所悟。这‘明理’之桥,并非要削平各方山峰,强求一致。而是让站在不同山巅之人,能望见彼此风景的壮丽,理解对方攀登之路径的艰辛与独特。”
风染霜微笑颔首:“陛下圣明。心桥暗渡,不在同化,而在照亮。让这万千不同的灯火,共同映照出人类精神的浩瀚与复杂,或许才是真正的‘文明互鉴’。”
明理堂的辩论没有得出任何统一的结论,但它成功地将在格物院险些破裂的交流,引向了一个更深厚、更具韧性的层面。当学者们再次回到格物院合作研究时,他们带入了一种新的意识——意识到彼此知识体系背后那不同的哲学根基与价值追求。这使得他们在处理具体问题时,多了一份审慎与包容,少了一份傲慢与偏见。
长乐宫的桑树下,慕容冷越、风染霜与穆罕默德王子再次聚首。话题已从星河流转,转入了人心幽微之处。
“如今方知,”慕容冷越慨叹,“这丝路上最难的,不是翻越帕米尔,不是横渡印度洋,而是跨越这人心与人心之间,由千年文明积淀而成的无形沟壑。”
风染霜为他斟上一杯新茶,茶香氤氲:“然也,陛下。但臣妾亦相信,只要秉持着如同探索星辰般的诚意与耐心,这沟壑之上,终能架起理解的桥梁。这‘明理堂’的灯火,或许微弱,却是在照亮最难照亮的地方。”
穆罕默德王子深以为然:“皇帝陛下,皇后殿下,您们所开辟的,是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。它不仅连接货殖与技艺,不仅探索自然与法则,更在试图沟通人类最深层的灵魂。这条路,比任何驼队走过的路都更加漫长,但也更加接近永恒。”
曲江池畔,明理堂的灯火与格物院的星光遥相呼应,一个照亮外在的宇宙,一个探索内在的心性。这条以桑蚕为起点的道路,至此,已深深扎入人类文明的精神腹地,其未来的可能性,愈发显得深邃而不可限量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