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年头,大家都羡慕在灶上干工作的,有工资不说,平日里也能往家带吃的,逢年过节还发鱼发肉,哪怕先前最困难的时期,也没见过哪家饭店掌勺的饿肚子。 于满仓不以为意,“厨子的福利待遇再好,也是给别人打工的,条件好的时候,给你发鱼发肉,条件不好的时候,拖你工资你也得忍着,不像自个儿当老板,赚多赚少都是自个儿的。” 芦芝兰不同意地摇头:“自然灾害那几年,在副食工作的那些人还能隔三岔五吃个肉呢,你这卖饭今天赚得多,谁知道明天还有没有这个生意了?哪里有固定工作好。” 芦芝兰代表了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,大家都喜欢铁饭碗。 就像他们村里,有人宁可花两百买个装卸工的工作,宁可每个月就赚二十五块钱,也不想要去街上摆摊,哪怕一天能挣二十五。 于满仓摇摇头,“现在已经改革开放了,时代都在进步,社会更不会一成不变,计划经济已经退伍,接下来就是市场经济的天下,你看着吧,不出十年,咱们国家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。” 芦芝兰听得稀里糊涂的,即使她是高中生,也不能接受于满仓的观点,生怕他在外头接触不三不四的人,学了些不着调的。 这时,却听后头传来喊声。 “于师傅,于满仓师傅,你先别走,等等诶!” 于满仓回头一看,只见是玉泉台的服务员追出来了。 这个服务员,刚才还一脸不耐烦地撵他们一家三口,这会儿工夫却笑得和开花了似的,冲于满仓点头哈腰的,“于师傅,你先别走,还得请你帮个忙。” 第(2/3)页